一些人可能會懷疑自閉症兒童是否真的能夠學會讀心技巧。Howlin及其同事(1999年)指出,自閉症兒童是可以透過明確的教學方法來學懂讀心的,並且藉此技巧來改善他們的社交和溝通方面的障礙。以下為該作者提出的部分教學要素:
情感 (Emotions)
- 階段一:通過照片教學生識別面部表情。
- 階段二:通過繪圖教學生識別情緒。
- 階段三:教學生辨別由情境引發的情緒(「以情境為基礎」的情緒),例如因兇猛的黑熊靠近而感到恐懼。
- 階段四:教學生辨別由願望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緒(「以願望為基礎」的情緒)。
- 階段五:教學生辨別由個人想法而產生的情緒,不管其想法可能與現實不符(「以信念為基礎」的情緒)。

信息狀態 (Informational States)
階段一: 簡單的視覺換位思考這階段的目的是教學生明白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事物。例如,向老師和學生展示兩張不同的圖片,然後老師問學生「你看見了甚麼?」及「我看見了甚麼?」。
階段二:複雜的視覺換位思考
在這階段,學生除了要能識別他人看到的事物之外,還需明白他們看到的事物是甚麼樣子的。例如,學生和老師面對面坐著,看著同一張圖片。然後老師問學生,「當我/你看這張圖片時,它是正面朝上還是上下顛倒?」 。
階段三:理解「看/聽/有感而知」的原理
這階段的目標是讓學生明白人們只知道他們直接或間接經歷過的事情。例如,向學生展示一大一小兩個有蓋的硬紙箱。老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或是用其他方法蒙住他們的眼睛,然後把蠟筆放入其中一個箱子裡。之後老師問學生,「你知道蠟筆在哪裡嗎?」、「你為甚麼不知道蠟筆在哪裡?」
若要增加難度,老師可以創造一個相似的情境,但需在其中加入一個目擊或沒有目擊蠟筆移動的第三者。然後問學生,「他/她知道蠟筆在哪裡嗎?」、「他/她為甚麼知道?」。

階段四: 根據對別人的瞭解來預測行為
這階段包括教學生理解人們能夠持有正確信念(true beliefs),並通過對方所知來預測其行動。
階段五: 理解錯誤信念(false beliefs)
這階段的目標是通過「意外轉移」(unexpected transfer) 任務及「意外內容」(unexpected contents) 任務來提升學生對人們可能會有錯誤信念的理解。
「意外轉移」任務是意外地改變物件的位置;「意外內容」任務就是意外地改變物件內的東西(內容)。知名的「Sally-Anne」及「Smarties」測試便是最好的例子。

莎莉-安妮測試(Sally-Anne test) – 來源: wikipedia
不用多說,大家或許已經知道很多自閉症人士難以在不同的情境/材料/人群中泛化所學的技巧,因此在教讀心時必需要使用多組不同的例子及教學材料。還有,利用自然產生的機會及遊戲不僅有助泛化,也能使教學更加有趣和實用。
參考資料
1. Baron-Cohen, S., Bowen, D. C., Holt, R. J., Allison, C., Auyeung, B., Lombardo, M. V., Smith, P., & Lai, M.C. (2015). The “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 Complete Absence of Typical Sex Difference in ~400 Men and Women with Autism. PLoS ONE 10(8), e0136521. |
2. Howlin, P., Baron-Cohen, S., & Hadwin, J. (1999).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Mind-Read.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Ltd. |
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及學習更多應用行為分析( ABA)的治療技巧。
Facebook: APautism
微信號: AP-APHK